
調(diào)整節(jié)奏、瞄準時機,浪來了——就是現(xiàn)在!
上板、起身,一氣呵成。盡管只有短短幾秒,但在沖浪板上御風而行的感覺,足以讓人著迷。
11月13日,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沖浪比賽即將在汕頭舉行。這項看似離普通人很遠的運動,實則早已流行。
每逢周末,惠州獅子島、汕尾紅海灣……廣東各大沖浪點便擠滿了“浪人”。繁忙的工作、路途的輾轉(zhuǎn)、近期降低的氣溫,都不能阻擋這些灣區(qū)青年對于沖浪的熱忱,當一批又一批青年從城市奔赴海洋,“弄潮兒”的故事也在這里發(fā)生。

10月19日,惠州獅子島,一位青年正在沖浪。

10月19日,惠州獅子島,周末前來沖浪的人們。
曾子平在深圳一家互聯(lián)網(wǎng)大廠做產(chǎn)品經(jīng)理,工作日往往在晚上十點后下班。作為“斜杠青年”,他在惠州運營一家自己的沖浪店。一到周末,他就會驅(qū)車去沖浪,樂此不疲。對他而言,沖浪不僅是釋放城市壓力的出口,“只要追到幾道好浪,足以點亮一整周的心情?!?/p>
三年前,他從上一家公司離職,鼓起勇氣邁出了創(chuàng)業(yè)這一步。他花了一整年時間泡在海邊,做起了沖浪店品牌。
“通過沖浪,我認識到一群熱愛生活的小伙伴?!彼f,“沖浪,讓我主動‘破圈’。”

10月19日,惠州獅子島,正在休息的沖浪青年享受陽光和音樂。

10月19日,一位游客抱著沖浪板沖向大海。

10月19日,惠州獅子島,沖浪愛好者正在沖浪。
對于“浪人”,沖浪就是一種生活方式。在廣東這個海洋大省,優(yōu)越的海浪條件、便利的交通網(wǎng)絡、開放的城市性格,共同為灣區(qū)青年創(chuàng)造了條件,使他們得以在工作與沖浪之間自由切換。

沖浪教練在岸上指導兩位女性新手練習沖浪動作。

一位女性在沖浪前涂抹對海洋生物友好的防曬泥。

10月19日,惠州獅子島沙灘旁,前來沖浪的青年。
對陳華林而言,海浪每天都不一樣。作為汕尾的一名沖浪教練,他幾乎每天都在觀察紅海灣的浪況,一到恰當時機,就會立即帶上沖浪板出發(fā)?!坝袝r候早上天還沒亮,我們就出發(fā)了。”
2019年,他回到家鄉(xiāng)紅海灣,結(jié)合了咖啡和沖浪等元素,開了一家名為落日沖浪的店鋪。隨著沖浪運動逐漸被更多人喜愛,加上家鄉(xiāng)文旅的發(fā)展,他的事業(yè)也越做越好,接待了許多大灣區(qū)的“浪人”。

8月17日,汕尾紅海灣,游客正在沖浪。

沖浪愛好者的沖浪板。

10月19日,一位少年正嘗試在沖浪板上站起來。
“我們現(xiàn)在有很多客人都是在廣州、深圳上班,有的甚至更遠,但無論每個周末天氣怎么樣,浪大還是浪小,他們就會想來海邊沖浪?!标惾A林說。
持續(xù)從事沖浪教學,他清晰地感受到這項運動的升溫,“我每年帶的學生數(shù)量都在遞增。最開始我可能一天只接待一個學生,到最近幾年,一位教練一天要上四五節(jié)課?!?/p>

一位青年舉著沖浪板準備去沖浪。

正在沖浪的“浪人”。
陳華林的家鄉(xiāng)紅海灣是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帆船比賽的舉辦地,他非常關注這場來到“家門口”的大型賽事,作為資深“浪人”,他也期待著觀看即將11月13日在汕頭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沖浪比賽。
“我看到廣東現(xiàn)在有很多新隊員都很有潛力。比起國外的很多國家,中國的沖浪起步晚,但有些年輕隊員已經(jīng)可以完成很厲害的動作了。”他相信中國沖浪運動能越走越遠。

一位沖浪者在沖浪前綁好腳繩,做好安全準備。

傍晚時分,踏著晚霞沖浪的人,宛如在海面上起舞。

10月18日晚上,沖完浪的年輕人,不忘談論工作。
策劃:王海軍 曾強
統(tǒng)籌:王良玨 譚唯 李細華
編導/攝影:張迪 南方+拍客 張向良
文字:汪旭瑩
剪輯:李永智 王良玨
設計:譚唯 潘潔
編輯:金鏑
運營:辜繼漫 朱麗穎
校對:吳荊子
審核:王良玨
